當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臺風等突然來襲,原本穩定的通信網絡常常會遭受重創,陷入癱瘓狀態。此時,人們與外界失去聯系,救援工作也因通信不暢而困難重重。在這緊急關頭,有一個 “救星” 挺身而出,它就是升降塔,成為應急通信的 “生命線”。
應急通信升降塔通常具備快速部署的特點。以常見的 30 米車輪式應急升降塔為例,它采用輪式底盤,一般是 4×2 驅動模式,轉彎半徑小,能在復雜的地形中靈活穿梭。從運輸狀態到展開并升至 30 米高度,整個過程在 15 分鐘內就能完成,可謂爭分奪秒。到達指定地點后,它迅速通過液壓支腿進行地形調平,外伸支撐腳可以適應傾斜地面,確保自身穩定。
升降塔的塔身結構堅固耐用,多采用高強度鋼結構,經過模塊化設計,由多節塔段拼接而成。這些塔段之間通過插銷、法蘭或螺栓緊密連接,不僅保證了塔身的穩定性,還方便運輸和現場組裝。在惡劣的環境下,如地震后的廢墟中、洪水泛濫的區域,升降塔依然能夠屹立不倒,為通信設備提供可靠的支撐。
在通信功能方面,升降塔堪稱強大。它可以搭載各種通信設備,如通信天線、基站設備等。通過調整自身高度,升降塔能夠優化信號覆蓋范圍,有效解決因地形復雜或原有通信設施損壞導致的信號問題。在山區,信號容易受到山峰阻擋而減弱,升降塔將通信天線升高后,信號可以越過山峰,覆蓋到更廣闊的區域,讓災區的人們能夠及時與外界取得聯系,報告受災情況,尋求救援。
安全系統也是應急通信升降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配備了雙重制動裝置,液壓自鎖與機械安全鉗相互配合,在升降過程中一旦出現異常,能迅速制動,防止塔體失控。同時,還設有傾斜報警裝置,當平臺傾角超過 3° 時,就會自動發出警報,提醒工作人員及時處理,保障設備和人員安全。此外,考慮到雷雨天氣的影響,升降塔頂部安裝了避雷針,其保護半徑可達 45 米,接地電阻小于等于 10Ω,能有效避免雷擊對通信設備造成損害。
應急通信升降塔在自然災害救援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座橋梁,重新連接起災區與外界,為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關鍵的通信支持,讓生命的希望在信息的傳遞中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