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配管道環境:解決 “在哪里用” 的問題
管道所處的地理環境、土壤 / 氣候條件直接決定測試樁的 “結構材質、安裝方式、防護等級”,需重點關注 3 類環境差異:
1. 地理場景:區分 “城市管網” 與 “長輸管道”
城市管網(如市政道路、小區周邊)
環境特點:空間緊湊(需避免占用路面 / 綠化帶)、第三方施工頻繁(易被碰撞)、信號覆蓋好(4G/NB-IoT 信號穩定)。
選擇建議:
安裝方式:優先選埋地式測試樁(僅露出接線盒 標識牌,不影響交通 / 綠化);
材質:選玻璃鋼復合材料(抗沖擊、重量輕,即使被輕微碰撞也不易斷裂);
功能:若路段復雜(如臨近商業區、施工區),可選 “智能測試樁”(實時報警第三方施工干擾)。
長輸管道(如野外、山區、沙漠)
環境特點:間距遠(運維不便)、無人值守、信號可能薄弱(部分區域無 4G)、氣候惡劣(高溫 / 嚴寒 / 暴雨)。
選擇建議:
安裝方式:選地面式測試樁(高度 1.2~1.5m,便于運維人員快速定位,避免被雜草遮擋);
材質:選不銹鋼(304/316)或增強玻璃鋼(抗紫外線、耐極端溫度,沙漠地區需防沙,山區需防動物啃咬);
功能:必須帶 “遠程數據傳輸”(優先 LoRa/NB-IoT,若無信號可選 “存儲 定期讀取” 款),且供電模塊選 “太陽能 大容量鋰電池”(野外無市電,需保障續航 6 個月以上)。
2. 土壤 / 腐蝕環境:重點看 “腐蝕性強弱”
低腐蝕環境(如黏土、砂質土壤,土壤電阻率>100Ω?m):普通材質(玻璃鋼) 基礎功能即可;
高腐蝕環境(如沼澤、鹽堿地、沿海地區,土壤電阻率<20Ω?m):
材質:選316 不銹鋼樁體(抗鹽堿腐蝕),接線端子需鍍鎳 / 鍍金(防止端子氧化導致接觸不良);
功能:額外增加 “土壤電阻率實時監測”(綜合測試樁),便于動態調整陰極保護參數。
3. 特殊場景:針對性防護
穿越河流 / 濕地:選 “防水等級 IP68 的接線盒”(避免雨水 / 地下水滲入),樁體底部需做防沖刷處理(如加裝混凝土基座);
北方嚴寒地區:智能測試樁需帶 “鋰電池保溫模塊”(防止低溫導致電池虧電),樁體避免選脆性材質(如普通塑料,低溫易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