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電化學性能:決定防腐效率與壽命
電化學性能是帶狀鋅陽極實現 “犧牲自身保護金屬” 的關鍵,直接影響防腐效果和持續時長,核心指標如下:
穩定的負電位,驅動電壓充足
帶狀鋅陽極的開路電位通常≤-1.10V(相對于 Cu/CuSO?參比電極,測試環境為 25℃人造海水),遠低于鋼鐵(約 - 0.5V)的腐蝕電位。這種顯著的電位差能形成穩定的 “陽極(鋅)→電解質(土壤 / 水)→陰極(管道)” 電流回路,確保持續為被保護金屬(如管道、儲罐)提供足夠的保護電流,阻止鋼鐵氧化腐蝕。
高電流效率與電容量,利用率高
電流效率≥90%(部分優質產品可達 95% 以上):意味著鋅陽極釋放的電流中,90% 以上用于保護陰極,僅有少量因 “自腐蝕” 消耗,減少材料浪費;
理論電容量≥820A?h/kg,實際電容量≥740A?h/kg:相同重量下,能提供比普通鋅塊陽極更持久的電流,延長保護周期(規范使用下理論壽命可達 20 年以上,實際因環境差異多為 8-15 年)。
電流分布均勻,無局部腐蝕風險
帶狀結構的 “長條狀連續形態”,相比塊狀陽極的 “點狀電流輸出”,能讓保護電流沿管道 / 設備表面均勻分布,避免局部電流過強或過弱導致的 “過保護”(金屬氫脆)或 “欠保護”(局部腐蝕)問題,尤其適合長距離管道、大面積儲罐的防腐。
二、機械與安裝性能:適配復雜場景,降低施工成本
帶狀鋅陽極的形態設計使其在機械性能和安裝靈活性上遠超傳統塊狀陽極,核心優勢如下:
高柔韌性,可彎曲易成型
采用高純度鋅(≥99.99%)配合鋁、鎘等合金元素優化,兼具強度與柔韌性,可根據施工需求彎曲成螺旋形、盤狀,甚至穿越狹窄空間(如管道套管內、設備間隙),或環繞不規則結構(如儲罐邊緣、橋梁鋼結構),無需像塊狀陽極那樣預制特定尺寸,適配復雜工程場景。
連續鋼芯設計,電連接可靠
內部含連續導電鋼芯(如 ZR-1 型鋼芯直徑 4.70mm),一方面增強機械強度(抗拉伸、抗變形,避免施工中斷裂),另一方面減少電連接點數量(傳統塊狀陽極需多組接線),降低接觸電阻,確保電流傳輸穩定,同時減少施工工序和故障風險。
輕量化與標準化,施工效率高
單卷長度通常為 30.5m(如 ZR-1 型),單重約 35.72g/cm,體積小、重量輕,無需大型吊裝設備,人工即可搬運和鋪設;且截面尺寸標準化(如 25.4×31.75mm),可與配套的填包料(如石膏、膨潤土混合填料)快速匹配,縮短施工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