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極保護智能測試樁的加裝與改造是提升管道陰極保護系統監測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對陰極保護智能測試樁加裝與改造的詳細闡述:
一、加裝測試樁的準備工作
現場勘查:
對需要加裝智能測試樁的管道沿線進行勘查,了解管道走向、埋設深度、土壤電阻率、地下水位等條件。
確定合適的加裝位置,通常應選擇在陰極保護系統的陽極保護區域中,且易于接近和觀察的地方,同時要避免對周圍環境和設施造成影響。
材料準備:
準備陰極保護智能測試樁、電纜、接線端子、絕緣膠帶、銅鼻子、萬用表等材料和工具。
確保測試樁符合相關的技術要求,如樁體材質、防腐處理、接線板配置等。
二、加裝測試樁的步驟
基礎施工:
根據測試樁的類型和要求進行基礎施工,可能包括挖掘基坑、鋪設墊層(如碎石或沙子)、澆筑混凝土基礎等步驟。
確保基坑深度和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質量符合標準,并預留出測試樁的安裝位置。
測試樁安裝:
將測試樁放置在混凝土基礎上,確保其穩固和垂直。
使用螺栓、焊接或其他固定方法將測試樁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基礎上,確保測試樁與基礎之間的連接緊密可靠。
電纜連接:
使用不小于規定尺寸的測試電纜從測試樁底部穿線孔引線至測試接線板處。
引線端頭使用銅鼻子壓緊固定,銅鼻子通過接線板處的跨接片與原管道測試線進行連接。
連接過程中要確保電纜絕緣層完好無損,連接牢固可靠。
參比電極安裝:
清理干凈參比電極底端的固體和雜質。
將參比電極插入管道頂部上方一定范圍的地表潮濕土壤中,保持參比電極與土壤電接觸良好。
測試與調試:
使用萬用表進行測試,確保測試數據準確。
對智能測試樁進行調試,設置合適的工作參數和數據采集頻率等。
三、現有測試樁的改造
對于已經存在的普通陰極保護測試樁,可以通過改造升級為智能測試樁。改造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評估現有測試樁:
對現有測試樁的外觀、內部結構、接線等進行檢查,評估其是否適合進行改造。
拆除與更換:
拆除現有測試樁內部的老舊數據采集和傳輸設備。
安裝新的智能數據采集儀、通訊模塊等部件。
電纜與接線改造:
對現有電纜進行檢查和更換(如有必要)。
重新連接電纜和接線,確保連接牢固可靠。
調試與測試:
對改造后的智能測試樁進行調試和測試,確保其能夠正常工作并準確采集數據。
培訓與指導:
對管理人員進行操作培訓和指導,使其能夠熟練使用新的智能測試樁進行監測和管理。
|